190亿美元爆仓!Hyperliquid单平台占比50%,创办人Jeff直言不讳!
10 月 11 日的 190 亿美元大规模清算事件震撼了整个加密货币市场,也导致许多投资人一夕之间亏光了所有资金。事件发生后,市场也不断在颇析这起事件背后的原因以及一些怪异之处。其中一个奇怪的地方,就是清算规模最大的平台,竟然是在链上交易平台 Hyperliquid。
Table of Contents
Hyperliquid 首次启动 ADL 暴力清算数据显示,当日全市场共清算了约 190 亿美金,其中 Hyperliquid 就占了 50%,约 100 亿美金。
Hyperliquid 之所以会在这发生如此大规模的清算,是因为他在这次剧烈波动下第一次启动了「跨保证金自动减仓(Auto-Deleveraging, ADL)」演算法暴力清仓。
所谓的 「跨保证金自动减仓(Auto-Deleveraging, ADL)」是加密货币合约交易中用来维持市场稳定与避免穿仓损失的一种风控机制。它通常在极端行情中启动,当系统无法完全透过保险基金或强平机制弥补损失时,用来自动减少其他交易者的持仓,以确保整体市场资金平衡。简单来说,当大量多单被清算、价格又不断下跌,导致强平无法完全成交时,系统就用自动平掉对手方(即赚钱的空单)的持仓,以抵销无人承接的强平多单。
市场质疑数据真实性尽管如此,市场仍然质疑,即使 Hyperliquid 因为启动 ADL 暴力清算,也不可能囊括全市场 50% 的清算量。因此最大的可能性就是,中心化交易所对外给出的数据与真实情况不符。
Hyperliquid 创办人 Jeff 就在 X 上发文表示,Hyperliquid 是一条区块链,所有订单、交易与清算都在链上完成。任何人都可以在不需授权的情况下,自行验证链上执行结果,包括所有清算纪录及其公平性。此外,用户也能即时验证整个系统的偿付能力(solvency)。
相较之下,部分中心化交易所(CEX)则严重低报用户清算数据。Jeff 以币安交易所的 api 文档为例,指出该交易所单交易对的每秒钟的爆仓数据只采用最新的一笔,由于清算通常集中在短时间内爆发,这种做法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导致实际清算量被低报 100 倍。
针对这一现象,dForce 创办人杨民道在社群平台上表示,在监管缺位的时候,中心化系统最大的问题是无法自证「诚实」,这个代价是很大的。
CZ 疑似回应 Jeff 批评值得一提的是,就在 Jeff 发文后不久,币安创办人赵长鹏就在 X 上发文表示:
「有些人问:『为什么 #BNB 这么强?』当其他人选择忽视、隐瞒、甩锅或攻击竞争对手时,@BNBChain 生态系的核心参与者(包括 Binance、Venus 等)却从自己的口袋中掏出数亿美元,用来保护用户。这就是价值观的不同。」
似乎是暗指 Jeff 宁愿在社群上大放厥词,也不想想怎么补偿用户。而此时此刻,币安已经在自掏腰包赔偿用户因系统问题而产生的额外损失。

全网新项目分享交流群
扫码进群,获取最新项目资讯